
【說古道今】
《老子•三十三章》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知足者富。強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。死而不亡者壽。”陳鼓應先生譯為:認識別人的是“智”,了解自己的才算“明”。戰(zhàn)勝別人的是有力,克服自己的才算堅強。知道滿足的就是富有。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。不離失根基的就能長久。身死而不朽的才是長壽。
一般認為,這一章是講個人修養(yǎng)的,而且突出強調(diào)了修身。一個能自知、自勝、自足的人,才能夠省視自己,堅定自己,克制自己,并且矢志力行,這樣才能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生命。同時,也清楚地表明,知人、勝人固然可貴,但自知、自勝更為重要。
俗話說,人貴有自知之明。“自知之明”之典即出于《老子》所謂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。王弼《老子道德經(jīng)注》對這一句的解釋是:“知人者,智而已矣,未若自知者,超智之上也。”“自知之明”的意思是,人們不能只想看清別人,也要看清自己。
認識自己,比認識別人更難。西方有一句哲言,叫做“認識你自己”,說的也是這個意思。尼采在《論道德的系譜》中就說:“我們無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,我們不明白自己,我們搞不清楚自己,我們的永恒判詞是:‘離每個人最遠的,就是他自己。’”
認識自己,包括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,自己的成績和失誤。但絕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“自知之明”強調(diào)的是認識自己的短處和失誤。認識到自己的短處,就不會妄自尊大,盲目自信;認識到自己的失誤,就不會居功自傲,沾沾自喜。
鄒忌相貌堂堂,他的妻子、小妾和客人都說他比徐公更美。但是,面對徐公時,鄒忌并沒有被眾口一詞的“美于徐公”所惑,“孰視之,自以為不如;窺鏡而自視,又弗如遠甚”。所以,鄒忌才以此為喻,成功說服齊王開門納諫。開門納諫,就是讓別人幫你來認識自己。
認識自己,需要自我解剖,自我批判。認識了自己,才能保持清醒,保持理智。
?。ㄉ兄?/p>
【草木清芬】


名稱:雙花堇菜
分布:蘭州、隴南、天水、甘南、臨夏、白銀、武威、張掖、酒泉
簡介:雙花堇菜,多年生草本?;ü?-9月。全草民間藥用,具有活血散瘀、止血等功效,也能治跌打損傷。
?。ㄖ参镔Y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、陳學林提供)
- 2025-07-28愚不可及 | 愚蠢人耍小聰明,一定是一種愚蠢
- 2025-07-25高鳳流麥 | 讀書與工作的關系,處理好了可以相互成全
- 2025-07-24南轅北轍 | 既要低頭拉車,又要抬頭看路
- 2025-07-24天地英雄氣 千秋尚凜然






